繁體中文

繁體中文 English

新聞集錦

泰鼎Q1獲利 季增5倍
2020.05.12
報導 新聞集錦

工商時報 王賜麟 2020.05.12


泰鼎除既有客戶挹注需求,疫情也推動品牌業者分散風險、調整各地生產比例,轉單、新產品、新客戶等動能注入下,營運成長趨勢明確。圖/業者提供

受惠於客戶建立庫存需求、訂單回溫,加上先前改善體質奏效,PCB硬板廠泰鼎-KY(4927)首季營運淡季不淡,11日公布第一季財報,稅後淨利2.85億元、季增506.4%,也創下單季歷史次高紀錄,每股盈餘1.5元。

公司表示,獲利成長顯著主要有幾個原因,包括客戶存貨太低、建立安全庫存需求帶動訂單優於預期,另外則是泰銖貶值有部分貢獻以及原物料成本下降,最重要的是泰鼎去年進一步改善體質奏效,包括壓低製造成本、營業費用控管、報廢率降低等。

因此即使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略低8.5%,但稅後淨利仍有11.8%的年成長。

泰鼎指出,去年下半年相較同業旺季不旺,但公司並沒有因為訂單少、交貨壓力小而放鬆,雖然工廠稼動率下滑,但看到訂單會成長,就趁勢在淡季期間來做生產去瓶頸,包括設備汰換、動線規劃、產能優化等,同時在營業費用、製造成本上也做了嚴密的管控,因為事前已經做足了準備,所以當訂單一回流,獲利就有顯著的成長。

除了客戶需求回溫、工廠生產調整、經營管理提升外,維持在很低的報廢率也是一項關鍵,過去公司受訪時曾表示,2018年底工廠不良率是4%左右,2019年底連3%都看不到,一廠不良率1%多、二廠2%多,而二廠的設備、機器比較先進,理論上未來還能再降。

低報廢率反應在工廠生產角度上,就是良率效率提升,以前一天做100片,現在可以一天110片,成本一樣、產出卻增加,產生的邊際效益相當可觀,因此預期今年客戶需求若如期回溫,訂單能滿載的情況下,營運表現要比去年更好才對。

法人指出,泰鼎目前客戶拉貨動能強勁,如TV板、機上盒、Wi-Fi機、物聯網等網通產品,此外,與南向組裝大廠的擴大合作,也逐步增加了NB板、主機板等,另外新產品近期已進入小量試產階段,可望在第三季放量。展望後續,除了既有客戶挹注需求,疫情也推動品牌業者分散風險、調整各地生產比例,轉單、新產品、新客戶等動能注入下,該公司營運成長趨勢明確。

工商時報專訪 – 泰鼎Q1獲利 季增5倍 報導連結

推薦新聞